2021 年中国职业联赛冬窗:交易量与交易金额双低,足协宣布国内转会窗口延期

记者陈勇报道,2021年中国职业联赛冬窗,交易量最少、交易金额最低,反映出中国职业联赛的快速下滑。再加上可能出现的大量球员失业、顶级职业球队解散,从业者们人心惶惶——这绝非中国足协追求的去泡沫的良性结果,而是被资本抛弃后的阵痛期。

2月23日,中国足协官方宣布,2021年冬季转会窗口国内转会窗口将延长一个月,由目前的2月26日延长至3月26日,国际转会窗口将如期关闭。至于2020赛季效力于中超、中甲的外援,如果转会到国内其他俱乐部,则视为国内转会。在这个最冷的冬窗,不仅外援少、价格低,国内转会市场也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冷。泰山引进石柯可以说是最大招,延期也难以改变这一现状。

严寒给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职业联赛如何走出困境,这是中国足协和中国足协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国内转会窗延长一事,本报在上期报道过。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国内三级联赛的参赛球队和相关赛程都还没有最终确定。这种情况下,不少球队都有疑虑。比如参加亚冠的球队,并不清楚亚冠和中超是否冲突,如果冲突的话,就需要两套阵容,不仅不能卖球员,还要买球员。如果不冲突的话中超球员转会费,一套阵容差不多就够了,自然要精简阵容,卖球员。

准入问题比较好理解,中超和中甲,中甲和中乙的阵容配置要求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少俱乐部都受此影响。

另外一个原因是U21联赛(新设立的预备队联赛)是否举办,如果不举办U21联赛,一些年轻球员可以租借到低级别球队,但是如果举办U21联赛,一些年轻球员就会留在队里参加U21联赛。

这些都是非常形式上的原因,所以中国足协才推迟了国内的转会窗口。

▲足协发布国内转会名单延期一个月的通知

但问题是,在此之前,国内转会市场非常非常安静。事实上,在2月底之前,各俱乐部都不太清楚国内转会窗口是否会如期关闭。除去亚冠球队(包括泰山/海港在内的5支球队)和可能的替补球队(中甲约2支球队、中乙约4支球队)中超球员转会费,其余大部分中超球队、大部分中甲球队、大部分中乙球队都能按计划完成球队调整,但这些球队都没有这样做。

其实,即使是参加亚冠的球队或者可能被替换的球队,也可以在转会市场上有所动作,寻找一些有能力的球员来充实阵容。比如国安和泰山都是参加亚冠的球队或者原本就是参加亚冠的球队,都在转会市场上有所动作。国安引进了曹永竞和高天一,泰山引进石柯,是目前国内转会市场上最大的动作。

所以,市场低迷和门票、赛程安排不明朗有一定关系,但也只是有一定关系,市场低迷,归根结底还是俱乐部不愿意花钱。

另一方面,中国足协此次推迟国内转会窗口,入场不明、赛程不定、U21联赛等原因都很正当,但对足协来说,大量球员“失业”也是他们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如果国内转会窗口在2月26日如期关闭,很可能会有不少球员失业。

▲如果金门猛虎队最终解散,阿奇姆蓬和艾哈迈德迫切需要这份续约合同

球员还是那么多,市场自然就凉了,因为没有需求,也就是说俱乐部普遍不愿意投入资金。

首先,陷入困境的俱乐部自然不会轻易引进球员,即使引进,也会瞄准低薪球员,最好是自由球员,或者其他俱乐部手下的球员,这样就能用很小的成本完成阵容建设。

一些稳定的俱乐部自然会引进自己看中的球员,比如泰山、申花、国安都引进过球员,但都是队内急需的球员。泰山引进石柯补强后防线,申花引进巴索戈格和阿德里安完善外援配置,国安引进高天一考虑U23球员,但除此之外,他们的动作并不大。

比如泰山和申花,目前都算是转会市场上的“热门球队”,但这种热度是被炒作出来的。两家俱乐部当然想继续补强阵容,但实际上他们非常谨慎,并不是那种挥金如土的买人的俱乐部。当然包括深圳足球俱乐部,他们也非常稳健,但深圳足球俱乐部的目标也很明确:补强后卫位置,在中场和前场的动作都非常谨慎。

▲ 像石柯这样国家队级别的国内球员的转会,今年冬季并不多见。

至于上海港和广州两大豪门,无疑已经开始缩水。上海港在国内转会市场上一直非常谨慎,广州也是如此。最新消息是自由球员刘殿座和徐新并未与恒大完成续约。那么原因很简单,如果广州还想疯狂买球员,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与两名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球员续约。其实广州早就传出风声:2021赛季原则上只流出不流入。

有时候,市场就是这样的:你花钱,我也花钱;你不花钱,我更不花钱。所以,一个不健康的市场,往往会出现过热或者过冷的极端现象,而中国足球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几乎没有买家的市场怎么能叫市场呢?所以2021年冬季窗口期特别寒冷也是正常的。

推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困境,尤其是俱乐部的购买力不会因为推迟而得到任何增强。

▲虽然身处中甲,但绿城业务稳定,如今已成为“抢手货”。

市场的平静也和卖家有关,主要是“高价出售”,这里的卖家其实不是指转会合同中的卖方俱乐部,而是指工作合同中的卖方球员。

其实现在各俱乐部卖球员的价格都挺低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俱乐部会买自己不想卖的球员,其他俱乐部想卖的球员也未必愿意买。现在的情况是,有些球员就算没有转会费也很少被追捧,有些俱乐部甚至开出零转会费,愿意承担一部分工资以降低成本,可以说是负转会费,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卖不出去。

原因有二:历史合同较高,以及球员心理预期较高(心理价格)。

前文提到的“负转会费”原因就是历史高额合同,那些拿着高额合同的球员在转会市场上几乎被忽略,即便有传言,更真实的目的还是用炒作来施压。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很多球员手里还有年薪1000多万(税后)的合同,他怎么能转会呢?新俱乐部给的合同相当于工作四年才给一年的合同,球员们傻吗?

▲苏州赛区酒店的墙上还陈列着上赛季参赛球队的签名球衣,不知道今年这样的球队还能剩下多少呢。

很多自由球员之所以没有下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球员的心理预期还是比较高。要知道现在的顶薪是税前500万,税后才280万左右。而在这之前,很多球员的年薪都是税后2000万、1500万、1000万。即便降低心理预期,希望拿到税后800万、600万的年薪,这还是需要俱乐部的“特殊操作”。

当然,市场上还是有一些优质球员,也有俱乐部愿意引进,并开出相对较好的合同,但因为工资帽的原因,俱乐部不敢轻举妄动(这其实是除了买家不想花钱、卖家开价太高之外的第三个原因,即交易环节的交易壁垒)。当然,俱乐部也可以通过代言来增加年薪中超球员转会费,但现在几家有意引进球员的俱乐部都在互相观望,看谁先吃螃蟹。但不得不说,即便有人吃螃蟹没事,其他俱乐部纷纷效仿,也不会对整体冷淡的转会市场产生实质性的改善。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如果是国家队球员,或者实力强的球员,心理预期高就没事,俱乐部也愿意“特殊操作”,但情况没那么简单,很多球员心理预期比较高。此前,某中超顶级球队的主力替补,就被某俱乐部开出了税后500万的顶薪,但最终没能成交。

所以对于更多的球员,俱乐部根本就不愿意做出“特殊操作”,只愿意在现有的限薪标准下进行操作。俱乐部的态度很坚决,愿意就来,不愿意也还有人想来。但这些球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心理预期调整到和俱乐部一样的心理价位,到时候这个市场就会一直这么冷清下去。

篮球先锋正在招募实习生

可以是现场或远程实习

工作职责

标签: 中超球员转会费